7月8日,省人社厅发布公告,确定今年湖南省“三支一扶”计划招募笔试成绩最低合格分数线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应届生小李过线了,心里却打起了鼓。
经过交流,记者发现小李是在担心自己专业到时用不上,作为城里孩子去乡村生活能不能适应为此,记者特意采访了3位仅比小李大三五岁且同为永州人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希望能为更多也有类似困惑的年轻人提供参考。
艾钦雄,2022年湖南工学院工业工程专业毕业,曾在深圳写字楼里从事工厂系统推广工作。
“家里人听我抱怨每天都像在按流程走太没劲,就说这是因为漂泊没根的缘故,何况朋友多在家乡,回来发展更好。”他坦言,备考时和许多大学生一样,对基层工作带着“求安稳”的滤镜。在“上岸”后,他搜索过乡镇生活帖子,看到“没窗户的宿舍”之类描述,一度心里也打鼓。
他表示,成为冷水滩区帮扶乡村振兴的志愿者一年来,最难忘的是入职首周对一家监测户的走访:患尿毒症的儿子和年近六旬的母亲住在简陋的红砖房里,家里几乎看不到一件像样的电器。“那是我第一次真切体会到生活的沉重。”
最终,他们靠着一股韧劲,终于按要求在15天内完成了入户调查、收入核算、部门协调等工作,将这户人家纳入监测系统,让其顺利享受相关待遇。
艾钦雄说,基层工作方式颠覆了他的认知。在深圳,他只需要专注技术推广;而在这里,他需要身兼数职:政策宣传员、数据统计员、民生协调员。
“最忙的时候,白天走访农户,晚上整理资料,周末还要参与防疫宣传。”他回忆道,去年夏天为防控登革热疫情,他们挨家挨户检查积水容器,指导村民做好防蚊措施,甚至动手帮忙打扫房前屋后卫生。
“一开始觉得没必要这么拼,但看到大爷大妈认真跟着学防疫,突然明白基层工作就得脚沾泥。”他笑称,那段时间晒黑的皮肤成了自己最鲜活的“工作证”,让他体验到了一种久违的、踏实的成就感。
看到监测户通过产业帮扶有了稳定收入,收到村民硬塞的自家蔬果,听到村干部真诚的感谢,他说自己逐渐理解了这份工作的价值。“在深圳是完成KPI,在这里是解决真问题。”
如今,艾钦雄依然保持着备考的习惯,希望两年服务期结束后能顺利获得心仪的岗位。他坦言,这一年的基层经历已经重塑了他的职业观。“基层不是退路,而是认识真实中国的一扇窗。年轻人若想找一份有分量的工作,不妨来基层试试这里的每一份努力,都有实实在在的效果。”
“当时就没想过要出去工作,年轻人嘛,就该回故乡干实事。”唐昕说,她的选择源于家庭的红色传承父亲与爷爷都是党员,从小被教育“年轻人要到一线锻炼”。
“三支一扶非常符合我的红色志向。”2022年大学毕业,会计专业的唐昕果断选择成为了一名基层志愿服务人员。然而,当她来到黄阳司镇报到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将面临一场“专业归零”的挑战。
参与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唐昕接到的首个重要任务。“刚接手时,我连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都分不清。”她回忆道,为尽快掌握相关知识,她白天跟着村干部入户走访,晚上就埋头苦研资料。
但比起专业知识的欠缺,更棘手的是村民的不信任。她还记得,第一次入户时,村民警惕的眼神与连珠炮似的提问让自己手足无措。
她没有退缩,选择跟在村干部后面,认真学习他们如何挨家挨户解读政策,如何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宣传方式提升群众知晓度。
“原来和群众打交道,得先拉近距离。”她还发现,用家乡话交流比普通话更显亲切;帮村民调试新设备、维修广播等小事,也能成为打开工作局面的“钥匙”。“会计专业学的借贷分录用不上,倒把Excel函数练得越来越熟了。”她笑着打趣。
后来,唐昕转至宣统岗位,新的考验接踵而至。第一次撰写新闻稿,她对着空白文档愣了一上午。“会计报告和新闻稿完全是两回事。”她苦笑着说。
为突破这一瓶颈,她收集了上百篇优秀报道建立素材库,每周还跑到田间地头和老乡聊天培养“乡土语感”,并利用业余时间死磕写作技巧。“听到游客说是因为看到报道来买桃子,看到老乡数钱时笑开了花,我的心里真的比喝了蜜还甜。”
“在基层,专业背景不是枷锁,而是独特的营养支持。”唐昕渐渐发现,自己会计专业培养的数据敏感度,让她在整理扶贫档案时能快速察觉逻辑漏洞;严谨的财务思维,则让她的宣传稿件常常多了些扎实的数据支撑。她也逐渐明白,把经济普查的每一个数据核准、让每篇宣传稿都带着泥土气、帮村民解决某个技术小难题,都是年轻人扎根基层的意义。
如今,这个曾经担心“干不好工作”的姑娘,已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多面手。她的办公桌上贴着那句“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这正是这位00后党员两年基层路的生动注解。
蒋榴妹不讳言自己曾是职场“逃兵”,“每晚都可能面临突发抢救,那种精神压力让我喘不过气”。
彼时,她在苏州某护理院工作,常需值夜班,要照护30多位老人。这位刚从湘潭医卫职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扛不住了,两个月后回到家乡永州,通过考试成为了一名支医志愿者。
刚到冷水镇卫生院时,尚未取得执业资格证的蒋榴妹被安排在收费窗口。这个看似普通的岗位成了她理解基层医疗工作的窗口。
她发现,前来就诊的多是留守老人,他们不仅对医保政策一知半解,甚至为几十元的医疗费踌躇不已。一次,一位五保户因医保账户冻结急得直跺脚。蒋榴妹一边安抚他,一边主动联系村干部核实信息,最终发现是名字登记有误。当她耐心解释完修改流程,老人握着她的手连声说:“谢谢姑娘!”
这一刻,她恍然明白:在基层,医疗工作不仅是治病救人,更是讲政策、暖民心。
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经历,让蒋榴妹真正完成了职业蜕变。在一偏远村落,正在田里干活的李老伯死活不愿体检,总说:“我身体好得很,不用查!”蒋榴妹和同事蹲在田埂边,不断解释体检种种好处,并强调这是国家免费项目,是社会发展红利,终于说服老人接受检查。
结果让人揪心老人被查出2型糖尿病。后来,他拎着自家树上摘的杨梅来卫生院道谢,红着眼圈说:“要不是你们,我还蒙在鼓里呢!”
蒋榴妹说,这份实在的谢意让她忽然领悟到,基层医疗的真正价值在于防患于未然。
这样的暖心事,她还“积累”了很多追着干农活的老乡测血压、手把手教老人使用电子支付、在屋檐下耐心讲解医保政策“基层工作需要的不是高精尖的技术,而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冰冷的流程温暖化。”
如今,蒋榴妹白天在窗口耐心服务,下班后跟随临床医生学习,为考取执业资格证努力。这位年轻医学生已经笃定:她的青春不适合扎在繁华都市,而更适合在老乡数着报销单时的念叨中、在田间地头“下次啥时候来”的期盼里,迎风沐雨、向阳生长。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人社传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应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200009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
- 2025-07-11 DG视讯顺德职业技术大学正式揭牌成立!首批设置6个职业本科专业
- 2025-07-11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生DG视讯综合宿舍楼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获批
- 2025-07-11 DG视讯职业技术学院只招本科生?
- 2025-07-11 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全力托举残疾学子实DG视讯现梦想
- 2025-07-11 “DG视讯支”起青春 “扶”起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