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浪潮,在精密加工领域有近30年丰富经验的重庆特级技师陈树林看到“求学圆梦行动”招生信息后果断报名,在今年3月就读重庆开放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我带的徒弟都是大学生了,我也要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应对时代变化。”陈树林说。
未来,几百万个“陈树林”将在“求学圆梦行动”中实现学历和能力“双提升”。日前,全国总工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工商联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广泛实施求学圆梦行动推进产业工人学历与能力提升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精心打造不少于300个专门针对产业工人学历与能力提升的项目,资助不少于300万名符合入学条件的产业工人,其中农民工不少于200万名。
实际上,早在2016年,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就联合启动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助力农民工提升学历层次和技术技能水平。此次《意见》的出台,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是“求学圆梦行动”的新一轮部署,政策有何亮点?各地又有哪些创新实践?
产业工人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2024年《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促进产业工人知识更新和学历提升”;2025年《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要“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在产业一线培养更多大国工匠”。
“《意见》的出台,就是要以更有力的改革举措、更强大的政策合力破解产业工人知识更新不及时、技能培训资源不足、工学矛盾突出、学习成本高等问题,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落地落实。”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说。
为推进“求学圆梦行动”走深走实,《意见》加大了政策协同力度。从2016年的教育部、全国总工会两部门推进扩展到全国总工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工商联等四部门协同,强化了部门间资源的整合。同时,培养对象范围从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进一步扩展,反映出随着新时代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队伍中的重要力量。
针对产业工人学历和能力“双提升”难题,《意见》系统部署了五大任务,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习阵地建设、丰富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鼓励企业深度参与。
教育部职成司负责人介绍,在新一轮“求学圆梦行动”中,人才培养针对性进一步提高。《意见》要求校企联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强化思政教育,突出理实一体、工学一体培养,积极探索联合培养、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送教入企、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模式创新。同时,进一步突出学习成果认证转换。为充分认可产业工人的既有成果、避免重复学习,《意见》强调了对学习成果认证转换的要求,为产业工人提供更加畅通的学习与成长通道。
“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产业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对复杂工作过程进行整体化把握并完成综合性工作任务,这对职业教育培训也是新的挑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赵志群提出了产业工人培训面临的挑战。
《意见》提出,深化学校与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因地制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适合产业工人特点,线上线下结合,支持产业工人灵活多样学习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
针对产业工人成长成才规律,各地各校在探索实践“课堂设在企业、论文写在岗位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比如,福建开放大学设立了行业企业学院和专班,与百胜餐饮公司共建百胜学院、与宁德时代合作成立“时代智匠学院”;与福建省总工会合作开设“劳模(工匠)专班”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班”,与福建省邮政管理局成立“快递小哥专班”等,把课堂搬进企业、车间,实现理论学习与技能实训、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的有机结合。
值得一提的是,“时代智匠学院”自2019年启动以来,帮助数千名宁德时代员工提升学历,通过送教上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有效解决了员工的工学矛盾,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已有数百名毕业生获得岗位晋升,多人荣获国家级、省级荣誉。
与此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正深度赋能产业工人终身学习。国家开放大学依托大数据和AI技术,整合开发了职业道德、数智素养、管理技能等五大模块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库,通过智能推送实现“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学习。同时,将AR和VR技术应用于设备维修、工艺优化等技能培训,搭建“云端车间”学习场景。
“数智化学习平台突破了时空限制,服务产业工人7×24小时沉浸式学习体验,正在全面重塑产业工人终身学习新生态。”国家开放大学副校长李松说。
产业工人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能,拥有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部分产业工人还拥有发明专利,获评劳动模范,在技能竞赛中获奖,这些成果能否转化为学历教育的学分?
《意见》把推动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作为重要任务部署,提出逐步建设产业工人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标准体系,推进各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企业认证证书等成果转换互认,支持产业工人终身学习。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陈夙介绍,学校将启动“课证融合、学分认定”机制,产业工人在工作场所的工作经历可以直接认定实践课程学分,相关技能证书、行业竞赛经历可以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等值、互认相应的课程学分。
福建省则通过学分银行开展学习成果认定、学分互认和“书证融通”试点工作,并将社区教育、职工课堂等综合素质提升课程转换为学历教育通识课程学分,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实现跨校学分互认,减少重复学习,减轻学员负担。
国家开放大学将进一步完善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产业工人学习成果转换标准体系,支持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工作经验经历、企业内训、竞赛奖励等多种类型学习成果转换成学历教育学分,打通产业工人学历和技能的贯通培养。
求学圆梦,未来可期。随着政策落地,升级版“求学圆梦行动”正以更广的覆盖、更强的合力、更新的模式和更畅通的机制,为产业工人铺设一条坚实的学历能力“双提升”之路。
- 2025-07-12 DG视讯“求学圆梦行动”再升级
- 2025-07-12 DG视讯职业技术学校有什么专业 哪个好
- 2025-07-12 技术学院都有什么专业DG视讯
- 2025-07-12 DG视讯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技能人才
- 2025-07-12 科技赋能职教创新引领未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科学技术协会成立大会在南京商贸分院